中医预防保健调理技术培训第二节-中医基础理论1
1、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,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《黄帝
内经》。
2、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,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《伤
寒杂病论》。
3、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,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《诸病源候
论》。
4、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总纲。
5、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间架结构。
6、阴阳的相关性可以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,二者之间必须是相互联
系的。
7、对两个事物或现象进行阴阳属性划分,是有一定原则的。这是阴阳属性
的规定性的内涵。
8、事物的阴阳属性随着时间、地点、及对立面的变更,则其属性也随之改
变,是指阴阳的相对性。
9、“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,还可以再分阴阳”是指阴阳的可分性。
10、“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”,是阴阳的互根
互用的内涵。
11、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”揭示了阴阳间的阴阳的互
根互用。
12、具有“滋润、下流”性质,是五行中水的特性。
13、五行中木行具有“曲直生长”的特性
14、五行中土对于火的关系是为子。
15、为母是五行中土对于金的关系。
16、五行中土对于木的关系是所不胜。
17、五行中土对于水的关系是所胜。
18、五行结构系统中,一行对另一行克制太过称作相乘。
19、五行结构系统中,“反克”又叫作相侮。
20、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是气。
21、无形的、流动的、精微物质、升腾的对气的描述。
22、化生、贮藏精气,是五脏的功能。
23、受纳、腐熟水谷;传化、排泄糟粕是六腑的功能。
24、心之苗为舌。
25、心是依靠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。
26、心藏神的物质基础是心血。
27、汗由津液转化而成。
28、“君主之官”是心脏。
29、称为“华盖”的是肺。
30、肺依靠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。
31、肺在志是悲。
32、肺之液是涕。
33、脾统血主要是脾气的脾气固摄作用。
34、脾在体是肌肉。
35、脾之志为思。
36、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点。
37、肝能调畅气机的原因是喜条达恶抑郁。
38、肝在体为筋。
39、为全身阴液之根本的是肾阴。
40、为人体阳气之根本的是肾阳。
41、大肠的功能是传导变化。
42、主“决断”是胆腑的功能。
43、胆为“中正之官”
44、“太仓”指胃。
45、“如雾”是对上焦功能的概括。
46、“元神之府”是脑。
47、胆既属于六腑之一,又属于奇恒之腑。
48、“阴液互生”是指肺与肾的关系。
49、肝肾同源、乙癸同源、疏泄与封藏互调节、母子相生是对肝肾关系的描述。
50、气对各脏腑经络功能的激发,血液运行的推动作用,是气具有很强活力流动着的物质性质决定的。
51、气升提控制有使内脏位置保持相对恒定的作用。
52、元气是人体最基本的、属于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气。
53、元气分布的部位是行于全身各处。
54、宗气还叫做大气。
55、全身气运动流行的起始部位在上气海。
56、脉管称做“血府”。
57、把水谷精微转化为津液气能生津的作用。
58、津液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属津能载气的作用。
59、津液的输布、排泄,也要依赖气化功能。这属于气能行津的范畴。
60、气能控制津液在体内维持一定的量,是气能摄津的作用。
61、血液渗出脉外发挥濡养作用是血能化津。
62、营血不单纯指“营气”。
63、营气运行的起点在中焦。
64、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是十二正经。
65、能联络、调节十二经脉的是奇经八脉。
66、与脑、髓密切相关的是督脉。
67、与人体眼睑开合相关的经脉是阴阳跷脉。
68、督脉与男子生殖机能密切相关的经脉。
69、痛在头项部及后头部为太阳经病变。
70、精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
71、使先天之精传代(遗传)是精的生殖繁衍后代功能发挥的作用。
72、肾中精气上交于心属于精能养神。
73、心神内守,精气封藏而不妄泄是神能统精的内涵。
74、悲忧情志归属肺。
75、惊恐分属肾。
76、思是脾的情志。
77、宗气贯心脉,对于心来说属于气的气入运动方式。
78、狭义的气化是指三焦气化。
79、产生一定的阳热游行出入,温煦于表里之间,统气机,司转化,主一身半表半里是少阳经的气化。
80、由于手足三阳经都循行于头部,故头又称作诸阳之会。
81、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耳与全身都有联系。
82、人迎脉是足阳明胃经。
83、能反映胃气、宗气、脉气盛衰的部位是虚里。
84、皮毛与肺关系密切。
85、六气是人类赖以以生存的必要条件。
86、风为阳邪,是因为轻扬向上向外。
87、汗出恶风是风性开泄所致的临床表现。
88、风邪致病出现“头颈强痛”,是易袭阳位的致病特点所为。
89、导致毛窍收缩,腠理闭寒是寒邪的寒性收引致病特点。
90、寒邪直中脾胃,可见呕吐清涎,泄泻清稀等症是阳气失于温煦气化的原因。
91、病见高热、心烦、面赤、脉洪数,是暑邪的暑性炎热所致。
92、症见口渴喜饮,尿赤短少是暑邪是伤津的致病特点。
93、暑邪侵人见四肢倦怠,胸闷,头重如裹是挟湿原因。
94、伤暑患者常出现气短乏力,头晕恶心,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等症的机理是耗气。
95、湿邪困脾见泄泻、尿水、水肿是因为湿伤阳气。
96、感受湿邪常见头重如裹,全身肌肉困重发沉,产生的原因是湿阻气机。
97、“燥性干涩”伤津液的机理是耗伤津液。
98、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六淫邪气是暑。
99、火邪使血液运行加速属于生风动血致病特点。
100、痰浊犯胃可致梅核气。
101、请判断脾虚不能健运,水湿留带,积聚成痰饮,是虚中挟实。
102、食积而致大便泄泻是真实假虚证候。
103、阴盛的病理改变是寒实。
104、阳盛的病理改变是实热。
105、阴虚的病理改变是虚热。
106、阳虚的病理改变是虚寒。
107、发生阴阳互损的生理机制是阴阳依存互根。
108、心前区憋闷刺痛的病理机制是瘀血阻滞。
109、导致精神萎靡不振,思维迟钝的机理是心神不足。
110、饮食的消化障碍是脾的脾虚不运功能失调。
111、生长发育迟缓是肾脏发生了肾精不足的病理改变。
112、“口苦”是胆的胆气上逆病理改变的外在证候。
113、“多食善饥”是胃腑发生了腐熟亢进的病理改变。
114、小肠的病变可致“肠鸣、泄泻”。
115、小肠的病理改主可致小便不利。
116、肺的功能失调易致心血瘀阻。
117、脾的病变可影响于肺成为贮痰之器。
118、肝阳亢盛,可灼肾脏阴液。
119、脾阳虚最先影响肾脏的阳气。
120、生命即将终绝是经络病机的经络气血衰竭状态。
121、能导致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低下,是气的推动功能失调。
122、气虚自汗是气的固摄功能失调。
123、体内津液不足而致的皮肤干燥瘙痒,其病理机制是津枯血燥。
124、津液不足导致血液流动滞涩的机理是津亏血瘀。
125、肾精亏损不足出现的筋骨痿软,齿摇发脱是生长发育功能失调所致。
126、重病病人突然昏迷,不省人事,目闭口张,手撒遗尿是失神病理状态。
127、“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,是判断疾病、进行辩证的主要而原始的依据。”是症的内涵。
128、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《黄帝内经》。
129、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。
130、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。
131、中医精气神学说中“神”的含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。
132、中医精气神学说的“精”是指肾中所藏之精。
133、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。
134、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。
135、《内经》: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,阳在外,阴之使也”是说明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。
136、根据“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”的法则,治宜壮水制火。
137、病先见持续高热,面红目赤,后突然见肢厥面白,脉微欲绝,证属重阳必阴。
138、“重阴必阳”、“重阳必阴”属于阴阳的转化
139、古人提出,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旨在强调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。
140、“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”是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关系的失常。
141、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理阴阳。
142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,若土气不足,则木乘土,水侮土。
143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,心火不足,肾水可乘之、木火刑金、肝木乘土、岁土太过,雨湿流行,肾水受邪。
144、按五行生克规律,火为土之母、水为火之所不胜、木为水之子、金为土之子。
145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制定的治疗法则培土生金、培土制水、泻心火以降肝火、补金以生水。
146、肝火犯肺,属于木侮金。
147、金气不足,反为木气所衰,属于已之所胜,轻而侮之。
148、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”是指木乘土。
149、按五行生克规律,五味入五脏,多食甘则伤脾。
150、按五行生克规律,五味入五脏,多食咸则伤肾。
声明:本文由五纷教育整理发布,欢迎交流:15536002112(微信号)